晶体是升级舰船和基地的核心资源,想要高效获取它,首先得搞清楚晶体的分布规律。晶体主要分布在晶体带和尘埃资源点,这些区域在地图上会显示为蓝色或白色光点,记得优先派遣工程舰去标记这些位置。初期建议保持1金属、1重氢搭配6晶体的采集比例,这样能平衡发展需求。
提升采集效率的核心在于优化工程舰配置和采矿平台建设。给工程舰加点时优先强化仓储容量和采集速度,比如升级无人机系统能直接提高挖矿效率。中期解锁采矿平台后,一定要在资源密集区建造高级采矿平台,它能大幅减少工程舰往返时间,还能自动存储资源。记得把计划圈尽量覆盖多个资源点,但别重叠浪费计划数,同时避免和其他玩家的工程舰冲突,虽然同矿点采集不会打架,但资源总量有限。
晶体的稳定产出离不开基地建设的配合。小型综合工厂和晶体合成工厂是提升产量的基础建筑,记得随基地等级及时升级。金属炼化工厂和重水电解工厂虽然不直接产晶体,但能腾出更多工程舰专注采集晶体。如果发现晶体短缺,可以通过联络站的资源置换任务快速补充,或者用多余的重氢兑换,但这种方式性价比不高,尽量留给紧急情况。
后期想要突破产量瓶颈,得学会动态调整策略。当主力舰队开始大量消耗晶体时,可以考虑暂时降低金属采集比例,集中工程舰开采高等级晶体矿。加入活跃同盟也很重要,同盟占领的太空城会提供采集加成,成员之间还能共享资源情报。记住晶体矿的再生速度较慢,定期更换枯竭的矿点,保持3-4个优质采矿点同时运作是最稳妥的方案。
不要忽略舰船蓝图研究对采集的隐性提升。有些工程舰的子型号专精晶体采集,比如载货型721中型工程舰就有额外仓储空间。技术值尽量优先点满采集相关模块,引擎升级可以暂缓。如果遇到PVP干扰,记得在采矿平台周围部署防御舰队,毕竟被击毁的工程舰会直接中断采集进度。保持耐心和规划性,晶体储备自然会稳步增长。